经济与管理学院突出实践育人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商务人才
编者按:经济与管理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摘编该学院学风建设经验予以推广,供各教学院借鉴学习。
商科是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商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重在实践环节,经济与管理学院结合商科实战性强的特点,确定了“从严管理,从活培养”的学生工作基本原则,突出实践育人,培养和提升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一)经管学院T课(辅导课)改革已开展多年,课程门数已由刚开始的《管理学》1门发展到7门,素质拓展训练由1个专业扩大到3个专业,下一步拟覆盖全部5个专业方向。
(二)开拓实践教育培养形式,在实践过程中深化学生理性认识。经管学院商务运作中心已引入方城裕隆外贸、深圳双东贸易公司、知寻网、同祥税务代理分所等项目,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团队进行实景教学,课余开展真实商务活动,盈亏自负,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鼓励专业课老师利用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加强校企合作,开辟实习基地,带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2011年暑期派出11名学生奔赴义乌到校友企业进行实践实习,2012年选派14名学生跟随教师参加方圆审计事务所的“宛运集团资产审计”项目。
(三)打造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更好指导学生实践学习。
二、采取激励措施,提高学生实践积极性
(一)建章立制,先后制定了《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及团体评选方案》、《经管学院奖助学金评选办法》、《暑期学生实践实习活动竞赛实施方案》等。在各类评先评优、表彰活动和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学生实践活动表现单独列项加分,向经济师、营销师、管理师、物流师、会计师等专业资格倾斜,向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者倾斜,向专业实践型社团的骨干分子倾斜。2010年元月,南阳日报以“用劳动书写青春篇章”为标题,报道了经管学院学生勤工俭学、课外实践的情况。
(二)注重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形成全员参与、主动参与的实践氛围。一是举办成功校友报告会、厂长经理报告会、“挑战杯”竞赛经验交流会、学业规划动员大会、学科竞赛等,开展互评互比,引导学生立足专业、勇于实践、分享心得,让更多学生理解实践教学的意义,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二是加强宣传,发挥“标杆效应”。树立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典型,做到“事迹上网,形象上墙,喜报传家”,以榜样的力量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
三、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强化创新实践
经管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以赛带学,以赛促学,经济师、营销师、管理师、商务师、物流师、会计师等基础知识竞赛逐渐成型,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职业规划竞赛以及市场调查、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营之道、电子商务竞赛等学科竞赛的校内初赛越来越规范,学生参与面逐年扩大。“以赛促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了大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夯实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四、深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拓展学生实践和创新空间
学院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开展,建立健全机制,对各种学生协会给予扶持和引导,安排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在搞好第一课堂学习的同时,根据自己兴趣、特长、所学专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目前该院已有营销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青年会计学社、阳光爱心协会、志愿者服务团等较成熟社团,正在筹建税务代理分所、会计师分所及一些销售型、创业型社团。
近三年来,经管学院学生团队在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多项,其中,2013年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作品竞赛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暨2013年海峡两岸大学生营销模拟决策大赛大陆地区总决赛”获一等奖3个,并包揽冠亚军;获中国市场学会、中国统计学会举办的“第六届市场调研大赛”全国二等奖;第七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省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