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工动态 > 新闻信息 > 正文
学工动态 + More
通知公告 + More

“走基层,促交流,加强学风建设”学生工作现场会报道一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积极打造自主学习平台,有效促进学风建设

发布时间 : 2014-03-05

编者按:

   学风建设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不断探索学风建设新路子,通过打造自主学习平台,构建“自主学习”氛围,“建团队、抓竞赛、树标杆”,深化学风体系建设,实现教学相长,取得了显著效果。现编摘该院学风建设经验予以推广,供各教学院借鉴学习。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根据本院专业及学生特点,以兴趣为纽带组建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团队,逐步形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完善“导学、助学”服务机制,建立良性互动自主学习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效率,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一、抓学风,找突破口,大力开展自主学习平台建设

   (一)以专业核心竞赛为突破口构建良好学风

   为学生精心遴选竞赛平台,科学训练,提升学习能力。2010年,该院成立“ACM班”专业自主学习团队,把涉及12门核心计算机课程、3门数学课程的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定为计算机专业核心竞赛,通过强化训练、外出培训、参加比赛等形式扩展学生接触面,从而充分激发同学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以自主学习平台为抓手推动良好学风建设

   根据ACM竞赛训练和专业课学习需求,2010年,在计算机学院领导、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计算机学院学生自主研发了河南省首家ACM在线评测系统(OJ),该平台设有进阶系统、自动推荐系统、学习知识体系、在线比赛等,为学生自主、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极大方便。目前,该自主学习平台已成为该院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均每天访问量达3万人次,2010年10月至今,访问量突破1800万人次。

   (三)抓梯队建设,营造浓郁学习氛围

   计算机学院注重专业自主学习团队的梯队建设,通过学生教育学生,构建了学生在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自动“传帮带”的好传统。每个学习团队都有自己的进阶体系,通过专业竞赛、平台训练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方可晋级;通过项目驱动,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通过举办讲座、心理素质拓展、校友报告会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团队管理,为良好学风提供保障

   一是加强团队管理,建立健全阶段计划管理、专题讲座、学生出题、学生帮带辅导、自由式讨论、在线互动答疑和学习分享交流等制度建设;二是倡导严肃认真、目标明确、自由交流、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每个团队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设计适合团队的学习方法,如学生专题讲座、学生出题、学生辅导、自由讨论、在线互动答疑、学习分享交流会和末位沟汰等,为良好学风提供保障。

   (五)立榜样树标杆,实现学风良性循环

   为了给同学们立榜样树标杆,计算机学院十分注重“就业标兵”的培养。 2012年就业标兵有百度的张云聪、新浪的候志远、裴垒浩和方正的赵华宇;2013年有腾讯的张洁烽、百度的苗栋栋、新浪的董杰等;2014年在百度、新浪等公司已预签的毕业生已有12个,计算机学院创新“激发潜能”的教育实践,以优秀的学哥学姐为励志榜样,一届又一届传递正能量,实现了学风的良性循环。

二、 学习风气风清气正,学生成果硕果累累

   近3年来,计算机学院共组建了ACM、智能车研发中心、物联网工作室等12个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团队,荣获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亚洲区铜奖5枚;国家级竞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3个;省级奖项150多项。参加专业自主学习团队人数由2011年的87人,2012年的220人,增加到2013年的365人;寒暑假自愿留校学习人数由2011年暑假79人增加到2012年暑假156人,寒假23人(仅ACM班);2013年暑假234人,寒假6个团队117人。

   计算机学院一系列的团队建设和团队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拓展了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了专业课学习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全面育人。


2019 Nanyang institite of Technology 中国 河南 南阳市长江路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