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评估,学风建设无疑是一项重要内容。建系5年来,我们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相关处室的指导下,在兄弟系院的帮助下,主动借鉴兄弟系院学生管理的先进经验,把学风建设作为系院发展的生命工程,抓好“三支队伍”、建立“四种机制”、培育“五个载体”,取得了一定成效。
2009年,数学系首届毕业学生107人,1/3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5学生考研成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正式签约率达到60%以上;2010年更上一层楼,毕业学生61人,考研率27.8%,其中进入“985工程”高校11%多,“211工程”学院达到21%以上;毕业生正式签约率已经达到70%以上。
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抓好“三支队伍”,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一抓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抓教风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制定青年教师人人上优质课制度,抓教风带学风,发挥教师表率作用;我系教师在各种教学比赛中,都能够夺金摘银。2010年,我校建校20多年来首次评选“教学名师”1名,被我系许洪范教授获得;二抓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着重抓勤政管理,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工作方法,统计工作实绩,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直接引导和监控作用;三抓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侧重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在学生干部选拔、学生入党问题上,把学生的学风(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二、建立“四种机制”,形成比较完善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引导机制。在教育引导机制建设中,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引导作用,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工作原则, 做到“三结合”,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与“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结合,实行系领导与学生进行个体谈话制度,针对每个学生特点,做针对性教育引导,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
二是建立比较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有力手段。我们以每年一度的奖助学金评定、评优评先、优秀毕业生评选和举行“优秀学生表彰大会”等为契机,以正面教育为主,警示教育为辅,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上。并从三好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及各类重要奖项获得者中挖掘出贴近学生实际、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通过报告会、网站、宣传橱窗等进行宣传,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是建立比较全面的监控机制。成立了数学系教学专家督导组,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过程的检查、督导。成立数学系学风督查组,加强对学生课堂出勤、早晚自习等情况的检查。成立教学信息中心(其成员由学生党员、干部组成),收集、反馈相关教学信息。开通教学网络评估,从广大学生中了解教学情况。开展公开课、精品课建设、教案大赛等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四是建立易于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创新学风建设考核办法。我们根据本系的专业定位和办学目标,构建了学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各班毕业率、英语通过率、升学率、违纪率、就业率、出勤率、竞赛获奖、综合评价等指标。通过考核奖惩,促进学风建设。截至目前,我系06级毕业班中,50%以上学生考研分数超过复试线;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分别为80%、44.3%;计算机二、三级通过率分别达到30%、10%;三年级学生中,计算机二、三级通过率分别达到39.4%、12%,良好学风正被一届一届传承。
三、培育“五个载体”,努力提高学生综合实力
一是以德育为载体,强化德育功能,引导学风建设。我们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风建设的始终,做到学风建设与“三观”教育相结合、与人格和意志品质塑造相结合、与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尤其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系主任、书记、中层干部都亲自为学生上课,为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是以网络为平台,举办名家讲座,借梯上楼。我们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名家讲堂”,先后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名校名家的形势报告、学术讲座、专业课件、礼仪教育等搬进教室,使学生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
三是以数学建模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数学系7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通过数学建模,学生的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思考问题的方法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锻炼,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几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先后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三次。
四是以学生兴趣为集结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发展兴趣,提高能力。目前,数学系在校生中8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数学建模、计算机、书法、摄影、文学等协会组织。
五是以二级教代会为契机,积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不断推进学风建设。为更好服务学生,我们系每年召开的二级教代会中,60%以上参会人员是学生代表,为学生参与系院民主管理,解决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搭建了平台,促进了系院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虽然,我们在学风建设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等方面,我们与兄弟院校(比如土木系、机电系、电子系等工科系院)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恳切建议兄弟系院多为我们这个年轻系院传经送宝,学校多组织系院到外校学习取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还会一如既往,甚或加倍努力,在学生处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主动向兄弟系院取经学习,扎实做好我系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