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个平凡的岗位充满力量与温度
——复旦大学辅导员钟妮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历
钟妮,女,汉族,中共党员,1984年6月生,现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工组长,专职辅导员,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学院2011级本科生2班辅导员。
二、工作情况
钟妮在一线从事学生思政工作8年来,先后在3个不同学院、4个完全不同类型的本科生班级中做过辅导员,带过80后、90后学生388名,迎接过跨专业、跨校区、跨年级的考验,感受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熏陶。这些班级特点迥异,但都深深烙上了“钟妮风格”,成为学校和上海市的先进集体。
钟妮深知,辅导员是个平凡的岗位,却凝聚着党和国家的期待、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党和国家期待工作的力度,学生渴望人生的温度——如何引领学生的成长,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同时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辅导员的温度,使力度与温度相融合,真正实现辅导员的教育功能,成为钟妮自担任辅导员伊始就始终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平凡的岗位,但更是一份伟大的事业,我想踏踏实实地把这份工作做好,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钟妮如是说。
“记牢使命、守牢阵地、把牢方向,打造‘钟妮风格’”
钟妮带过的班有文科,也有理科,有新生,也有延期毕业生,有在学校本部,也有在偏远的分校区,几乎涵盖所有的班级类型。这段经历让钟妮明白,无论带哪种班级,首先都应该有一种精、气、神。“钟妮风格”的形成,就源于这个认识。记牢使命、把牢方向、守牢阵地、,是她做好一切工作的“纲”。
制度先行、依“法”治班。她结合自己的法学背景,将“依法治班”理念融入班级制度建设和学生思想引领。她带班级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同学们制定各项班级规章制度,坚持班级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重大事项一事一议,深受同学们的认可。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钟妮风格”慢慢融入到班级建设的方方面面。
解疑释惑、思想引领。钟妮的班会总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召开、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钟妮的学生自称为“最听老师话的学生”,每周都惦记着与钟妮老师的班会之约。
一以贯之、求同存异。钟妮很注意结合因材施教地开展工作。比如针对生命科学学生“出国热”,她邀请院士结合自身求学科研经历,做“人生之路”讲座,院士学成归国奉献的亲身亲历使学生们深受感动;结合法学院学生的就业特点,她鼓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班级就业学生中有50%以上选择了去西部、基层和国家重点行业发展;新生开学之际,她让每名同学重温《弟子规》,恪守文明礼仪和传统美德;在毕业班,为了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她奔走于各大实验室,为同学们寻找导师。
学院的教授们经常说,钟妮带班,班风很正,学生都充满“正能量”。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向钟妮集体鞠躬,他们说:“正是因为有您这样的老师,我们才能够团结在一起,朝正确的方向共同进步!”
“读书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钟妮还分别担任过4个学生学术社团的指导老师,她和学生一起下基层、走山区、赴远方,在专业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她看来,虽然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同,但一样能为国家、社会和人类作贡献。
带领学生投身服务。钟妮积极与上海市各法律援助中心合作,在全市设立了3个复旦大学学生法律援助值班点,带领同学们定点值班,接听求助电话,接待上门咨询,服务弱势群众,平均每年总值班时间超过840小时,先后老、幼、妇等弱势群体500余人次提供了法律援助,为7名经济困难当事人成功代理诉讼案件,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普法宣传20余次,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一位学生动情地说:“在普法过程中发现民众的法律知识真的很欠缺,很需要保护和帮助,我将来要当一名人民法官,为国家法制建设做点工作。”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钟妮鼓励学生成立学术研究的兴趣小组,并予以大力支持。当她听说一支学生团队很想报名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因报名费高昂而几近放弃时,一面鼓励学生继续研究,一面积极为学生申请指导老师和实验室,向各方筹募经费,最终全部解决了比赛所需的20余万元费用。她还坚持经常去实验室了解实验进度。在她的鼓舞下,同学们第一次参加该赛事,就获得了亚洲区金奖的好成绩,第二年更是捧回世界锦标赛金奖的桂冠!
与学生一道热心实践。2011年暑期,钟妮带领生命学院的学生前往江西上饶邱蕴芳实验学校开展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为了使小朋友们既听得懂支教课程,又学得开心,钟妮和学生们一遍遍的设计实验,修改校对教案,反复操作演练。支教活动受到了小朋友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校方的高度评价,成为复旦大学校领导亲自挂牌的“复旦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支教活动至今已为400多名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带来新鲜有趣的生物学知识,一位连续4年参加活动的学生说:“能为小朋友们上科普课,我觉得很有意义。”
在钟妮的感召下,班级涌现出很多公益奉献和学术创新学生典型,形成了浓厚的氛围。有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赵同学,获得“感动复旦十大公益人物”称号的闫同学,有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彭同学,还有20余人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大学生志愿者。
“教育就是用一个灵魂温暖另一个灵魂”
在钟妮看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她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关爱他们,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因沉迷网络游戏而降级的学生小何,开学前却未到学校注册,与他素未谋面的钟妮只好手持照片在学校周围的网吧里一次次搜寻,把他带回学校。终于有一天,小何被钟妮的执着所感动,重新回到了课堂。
学生小袁性格孤僻又有点暴力倾向,同学都躲着他。钟妮试图走近他,却总吃闭门羹。但钟妮没有气馁,常带着生活用品、零食前去宿舍看望。终于,小袁打破了沉默,开口讲述他童年家庭贫困和遭受家暴的坎坷成长经历。这之后,钟妮常常主动联络他,陪他吃饭、聊天,帮他重建寝室关系。小袁逐渐变得开朗,毕业后他在教师节发来短信:“钟老师,现在我能够有比较正常的心态面对生活,你的关心和帮助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勇气,我真的真的很感谢你!我会继续加油的!”
马来西亚留学生小阳临近毕业时感到身体不适,钟妮带着他跑了上海三家权威医院,一遍遍检查做下来,最终确诊罹患晚期睾丸癌,情况非常危急。钟妮一面安抚学生的情绪,一面有序安排毕业、募捐等各项工作,帮他免去了回国前的后顾之忧。一个月后,刚做完手术的小阳坚持带着家人回校参加毕业典礼,他握住钟妮的手真诚地说:“感谢您和同学们对我所有的照顾,我爱这个班级,我爱复旦,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用心灵感受心灵,以真情赢得真情。每年都有学生在年终考评悄悄话里说:“您是我进大学以后遇到的最最贴心的辅导员!我们爱你!”有的学生甚至会把钟妮的名字写在表格“紧急联络人”那栏里,他们说,钟妮就是他们的“家人”!
“因为学生的信任,我要变得更优秀”
钟妮常说,辅导员要时常“照镜子”,与学生共成长。虽然她的工作一直保持着“5+2”、“白+黑”高度忙碌的节奏,但她仍然勤奋刻苦地开展学工研究,努力提升专业化水平。
钟妮主动担任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为了让讲课更深入,她总会先进行课前调研,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每周更新课程案例,注重课程的高度和深度。她已累计为1800余人次讲课,有学生如此评价:“钟妮老师很神奇,你明知道她是在教育你,但就是爱上她的课。”
钟妮紧扣辅导员工作实际,结合法学专业背景,撰文研究高校园区管理行为的法律性质与学生权利保障的关系,获得第六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比赛一等奖。学校校区规划调整,她的学生搬迁到相对偏远的新校区后,她就分校区学生培养、组织管理和文化建设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她先后参与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思政专项课题及3项上海市德育课题,参与撰写了教育部主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案例选编》,作为项目负责人翻译第五版《学生服务》。钟妮常说:“我在研究的过程中更加明白学生成长到底需要什么,也许学习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但因为学生的信任,所以我想要变得更优秀。”
2012年8月,钟妮被选调至教育主管部门挂职。她边工作边学习边积累,参与起草的一篇公文获得了部优秀公文奖,两篇报送中央的报告得到了多位中央领导的批示,得到了同事们的高度肯定。这些不同的经历,不断激励和促进着钟妮朝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大步前进。
钟妮的学生都说,她是一名富有人格魅力的辅导员,这种魅力来自于灵活创新的思路,来自于拼搏进取的劲头,来自于倾心育人的付出。在她的言传身教下,有7名学生先后选择走上辅导员的岗位。钟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与学生共同度过了他们最美丽的时光,也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她最美丽的年华!
三、所获省级及以上奖励
2014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第六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比赛一等奖
复旦大学2011、2012、2013年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二等奖
复旦大学2011年度本(专)科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复旦大学2010年度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心理工作先进个人
复旦大学2009年度十佳辅导员
复旦大学2008年度辅导员工作特色风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