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 > 队伍风采 > 正文
学工动态 + More
通知公告 + More

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安徽工业大学辅导员杨建

发布时间 : 2014-05-30

大爱暖心师亦友 实践育人见真功

——安徽工业大学辅导员杨建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历

    杨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7月出生,2005年7月毕业后一直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担任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学生社团指导老师、创新创业班班主任,带有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2010级8个班278名学生。

 

    二、工作情况

    他所带班级曾获“全国先进班级集体”称号;所带学生获得宝钢特等奖学金,1.5%获国家奖学金,9.2%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分别是平均水平的5倍和2倍;近三年学生获发明专利11项、实用专利236余项,获“挑战杯”全国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全国转炉炼钢模拟大赛第三名等诸多奖项;涌现出马鞍山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四年累计献血4400毫升的“无偿献血状元”等优秀学生。

    他是2013安徽省辅导员年度人物,连续7年获校优秀辅导员;创办学院创新创业培训班,建立“一年级培养兴趣打基础、二年级集中培训提能力、三年级重点组队练实战、四年级服务社会谋就业”教育模式,自己获12项专利(4项发明专利),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

    细致入心——练就扎实基本功

    “在学校里,我就是你们最亲的亲人”这是杨建给学生的承诺。在学生心中,他就是这样一个温暖而又值得信任的人。

    从做辅导员的第一天起,杨建要求自己做到一周内认识所有学生,一个月内掌握每个人的基本情况,一学期至少与每位学生进行一次深入谈心。在他一天的工作中,早晨,他早早地跑到荟灵湖畔,与学生一起早操、晨读;上午,去学生宿舍查看卫生;中午,找学生的空闲时间谈心;下午放学,或指导学生开主题班会,或培训学生干部,或与学生一起打球、跑步;晚上,和学生一起看书学习;深夜,他还经常到校园周边的网吧看看有没有上网未归的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杨建从不间断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唠家常、谈理想、话人生、解困惑……

    新生开学,为了核查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他电话与其家长和亲戚朋友唠家常,从中了解真实情况;为帮助孤儿学生,他利用暑假赶500多公里进行走访并送去慰问。2011年,杨建带毕业班,一钢铁公司人事部门经理拿着数十份学生简历与杨建交流,他把学生的籍贯、性格特点,历年学习情况、担任学生干部业绩等一一说出,促使一批同学成功就业,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一名来自山东的学生,大三那年寒假不幸因车祸导致神经受损,行动不便,巨大的打击使这名同学的母亲在其治疗过程中因悲伤过度而辞世。杨建了解到后,及时带着学院和同学们的捐款,和班级同学一道前去探望,并帮助办理了保险赔偿,给了学生及家长精神上的巨大支持。这名同学康复返校后,杨建又主动联系学校后勤部门,帮助其父亲在宿舍区安排临时工作,方便照顾行动不便的孩子。毕业前的一年多时间,学费减免、困难补助,辅导员物质上的关心、精神上的鼓励,使这名同学愈挫弥坚,刻苦学习,最终顺利考上了研究生。

    “只有与学生交心,才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杨建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学生通过手机、网络随时随地与他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潜心育人——培养创新真本领

    虽然辅导员工作杂乱忙,杨建每周都坚持去课堂听课,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方法与心得,并把对于课程的意见等信息反馈给授课教师,成为师生间沟通互动的桥梁。他在年级、班级、宿舍中引入激励机制,每次期末考试后通过成绩分析和总结,评选出优秀班级、宿舍和个人,进步最快的班级和个人,并在年级会、班会上进行表彰颁奖,在学生当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杨建所带的班级和学生一直是安工大的标杆。他的学生考试成绩优秀率、英语四级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均名列学校前茅,他所带的2011届毕业生,5人进入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录取前10名,4人进入东北大学研究生录取前10名。他的学生学籍预警率、学籍处理率全校理工科专业最低,他的学生“零违纪”。

    有了学习成绩,杨建又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他自己购买专利申请教材,请教老师,自学专利相关知识;他积极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学会学习”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主动报名参加国家高级职业咨询师、创业实训师资培训。

    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杨建创办了学院创新创业培训班,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和授课教师。他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建立了“一年级培养兴趣打基础、二年级集中培训提能力、三年级重点组队练实战、四年级服务社会谋就业”的教育模式,他在学生中组织了不同的科技活动小组和梯队,让更多学生走进创新课堂,大力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掀起创新热潮。

    有一次,一位学生找到杨建:“杨老师,您看我这个‘一种方便挤出液体的瓶子’的想法能不能申请专利?”在杨建的指导下,这位冶金工程2010级叫吴雪健的学生,递交了他人生的第一份专利申请书。两年后,30多件授权专利,获全国转炉炼钢模拟大赛第三名的吴雪健成为了“专利达人”,《金陵晚报》和《江淮晨报》对吴雪健进行了专访,人民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媒体做了专题报道。在专访中,吴雪健说:“我能有今天首先得感谢杨建老师,他一直在鼓励我,给我信心。”

    近三年来,学院创新创业培训班的学员获准专利160余项,11人获“挑战杯”、英语演讲、数学竞赛等赛事的国家级奖项,32人获省级奖项。扎实的创新实践,杨建自己也有所收获,获准了4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外观专利。这就是杨建,让学生感觉到一直站在与他们一样的高度上,时而在前方“高呼呐喊”,时而在后面“推波助澜”,无论何时何地,同学们总能感觉到他真实的温度和坚持的信念。

    良好的创新创业基础,他的学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他带过的三届毕业生一次性全部就业。其中,25%升学攻读研究生,60%进入宝钢、马钢等冶金行业企业,5%左右毕业生选择选调生、选聘生、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他本人先后5年被评为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立德树人——奉献社会显真情

    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相比,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培养和引导,显得更为迫切。杨建总是注重学生的思想引领、学业辅导,注重室风、班风、学风的培育,引导学生讲品行、讲责任、讲奉献。

    丁作飞是杨建的学生,被授予马鞍山市“全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马鞍山日报》记者以“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为题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丁作飞临危不惧,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和匡扶正义的高尚品质。”

    “无偿献血状元”李大伟是杨建所带的2013届毕业生,在马鞍山市中心血站提供的无偿献血名单中,他位居榜首。四年来,累计无偿献血总量达4400毫升。而在此之前,他的无私奉献行为还不为人所知。

    他带领的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协会,长期坚持“爱心捐衣”品牌活动,4年共向四川、云南、甘肃等6省12个县区整理寄出捐御寒衣物2000余件、鞋子200余双。在杨建的带领下,广大同学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感悟着爱的温暖和价值,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对中国梦的理解和实践。

    九年如一日的如诗韶华,在辅导员岗位上,杨建用他细致入心的付出,以他潜心育人的创新,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成为学生心灵的导航者和梦想的助力者。九年的历练和沉淀,他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更加懂得什么是爱与责任,更加深知学生是自己永远的骄傲。

    三、所获校级以上奖励

    2013

    2013年安徽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2011-2012年度校优秀辅导员

    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马鞍山市专利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校网络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校社团优秀指导教师

    校暑假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校首届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二等奖

    校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单项第一名2个

    校辅导员优秀论文三等奖2篇

    2012

    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校网络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校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校暑假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校第二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三等奖

    2011

    校优秀共产党员

    2009-2010年度校优秀辅导员

    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校“创先争优在行动”主题征文二等奖

    校纪念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征文优秀奖

    获准专利:发明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2019 Nanyang institite of Technology 中国 河南 南阳市长江路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