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工动态 > 新闻信息 > 正文
学工动态 + More
通知公告 + More

“加强交流 共同发展”学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之二: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施灯塔行动 突出思想引领 实现合力育人

发布时间 : 2018-01-11

  青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实施“灯塔行动”,打造实践研究型学生工作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编摘该院经验予以推广,供各教学院借鉴学习。


  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根据线上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问卷调查分析,实施“灯塔行动”,为当代大学生指明前行方向、导航理想人生。


  一、秉承“一个理念”,明确思想引领方向

  该院牢固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特点和学院实际情况,建立学院领导主导,学工队伍牵头,学业导师参与,党员、学生干部为主体,上下贯通、全员参与的育人机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广泛化、常态化,实现学生立德树人教育模式从单一化走向立体化。内修学生品德,外塑学生形象,将学生培养成政治立场坚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抓住“两个关键”,强化思想教育效果

  (一)构建五位一体教育模式。积极拓宽教育空间,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学院领导、辅导员、学业导师、家长、学长五位一体教育模式,书记思想引领、院长专业引领、辅导员教育引导、学业导师学风引导、学长开讲发挥朋辈引导,家校合力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二)健全制度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大学生思想动态研判、自我学习与研究、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等机制,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管理机制。

  三、实施“三条路径”,构建多维育人体系

  (一)坚持“三个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与社团实践相结合,形成多管齐下育人局面。

  (二)落实“三进行动”。实施“春雨计划”,学院党委书记带头,学工队伍进教室、进宿舍、进活动,走进学生身边,深入学生思想,及时掌握学生所思所想所困所惑。

  (三)关注“四个群体”。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异常学生,对重点学生实施“一对一”、“一帮一”,以身作则,以身示范,以身带动,与学生交心谈心,为学生疏导情绪,化解矛盾,解决困难,关爱学生全面成长。


  四、搭建“四个讲堂”,打造立体化教育网络

  (一)“书记讲坛”筑牢信念。学院党委书记针对不同阶段学生需求,有计划的展开党的理论政策、党史国情教育、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突出思想引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品德的培育。通过正面引导教育,补足学生精神之“钙”,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二)“院长讲堂”开拓专业。学院院长突出专业学科引领,有目的地开展校情院情、学科发展、学术前沿、专业优势等教育,强化专业引领,让学生感知专业发展,明晰未来出路。

  (三)“专家讲堂”引领发展。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校内外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展示学术前沿魅力,深化专业内涵,让学生感受专业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四)“学长讲堂”激励成长。定期举办“学长开讲啦”,邀请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高年级学长开展教育,发挥朋辈教育力量,突出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五、凝练“五个模块”,深化思想教育内涵

  (一)政治思想教育。在日常教育中,融入党史国情、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灵魂塑造灵魂,以人格锻造人格,坚定理想信念。

  (二)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感恩、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内容涵盖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将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校情院情简介、专业介绍、未来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嵌入新生教育、明德修身教育工程中,实现新生角色转变,
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四)校规校纪和心理健康教育。将校规校纪、诚实守信、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建立“画·心”二级心理辅导站,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和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

  (五)健康知识与安全教育。组织举办预防网络诈骗、交通安全、防火防盗、重点疾病防控、传染病防治等安全知识讲座,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切实加强防范能力。


  六、坚持“六个原则”,搭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一)坚持日常教育和管理服务相结合。在日常教育中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引领渗透到日常学生管理、学业指导、学生帮扶等工作中,如春风化雨般润入学生心田。

  (二)坚持长期教育和短时特色教育相结合。在长期教育中,结合重点节假日开展“师生颂先烈,国心育树人”、“参观红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勿忘国耻,警钟长鸣”12.13国家公祭日等主题活动,突出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深挖教育的延展性、时效性。

  (三)坚持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课堂内既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公益服务等课堂外活动中,形成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合力,共同育人。

  (四)坚持他育和自育相结合。注重正面引导和思想引领,树立学习、诚信、创新榜样,发挥朋辈教育作用。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和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五)坚持传统宣传手段与新媒体相结合。在宣传专栏、横幅等的传统宣传手段基础上,善于运用QQ、网站、微信、微博等现代新媒体传播工具,创新工作方法,网上网下形成合力,推进教育进宿舍、进班级、进社团,延展工作触角,提高覆盖面和影响力。

  (六)坚持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将思想政治引领延展到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结合专业特色,在共性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团员、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切 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新理念思想新战略融入教育全过程。

  通过实施“灯塔行动”,该院广大学生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理想信念坚定,树立了勤奋学习、立志报国的奋斗目标,举止文明、道德优良,活动参与度高,学科竞赛成绩突出,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涌现出一批校团委副书记、广播站站长、社团负责人等优秀典型学生代表;多名学生考入伦敦大学、同济大学等国际、国内名校研究生;2017年学科竞赛获奖100余项,其中国家及省级奖项30余项。

2019 Nanyang institite of Technology 中国 河南 南阳市长江路80号